新闻中心
通常我们总是以“太阳火辣、太阳毒热、紫外线伤人、热到中暑”等词汇来“指责”夏天的太阳。
夏天的太阳,真的是百害而无一益吗?
其实不然。
夏日的太阳,尤其是三伏天的太阳,是千金难买的灵丹妙药,是为身体保驾护航的天火下凡。
从中医的“天人相应”学说来看,三伏天,自然界与人体阳气都达到旺盛之时,有着阳胜于阴的特点。
此时人体阳气大量溢出体外,消耗过多则会使阳气处于内虚状态,同时暑季多湿,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,则必然内阳中虚(内寒)。
故,三伏养生,需要顺养体内的阳气,通过阳气向外透散,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。因此,才有“一年养阳看春夏,春夏养阳看三伏”的说法流传至今。
三伏晒太阳,晒哪里最好?答案——晒背。
为什么三伏要晒背?
三伏晒背,就是给督脉充电。
中医讲:腹为阴,背为阳。
从人体来说,阳经多行于背部,阴经多行于胸腹部。其中“阳脉之海”——督脉,统领全身之阳经,主全身之阳气,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寿命。
督脉两侧的膀胱经,从头到脚、贯穿全身,能为人体抵御各类病邪的侵害,对于健康至关重要。
督脉与膀胱经,关系密切,统为阳气旺盛区域,但又极易淤堵、受寒,出现腰背疼痛,腿疼、腿凉、腿抽筋等问题。
追溯到农耕时代,人们每天都在阳光的照射下劳作。这样的环境有两点好处:第一点,使督脉接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量;第二点,腠理开泄,毛孔张开的状态,正好为体内寒邪打开了一条外散的通路。毛孔的一收一泄,谓之阴阳一开一阖,开合之间,在田间地头耕种的人们,身体愈发硬朗。
但现代人,基本早出晚归,总是避开太阳。常常与空调冷气相伴,更需要有强大阳气来保护后背。
三伏天,利用晒背吸收“元阳”,既提升阳气,改善体质,又能驱除体内陈年寒气。
三伏天如何正确晒背?
掌握正确的晒背技巧,才能达到驱散阴寒、补元阳之气的效果。综合古人的经验,这里从3个维度谈谈正确晒背这件事:
晒背要点
晒背最佳体验日期:三个伏日,即7月16日(入伏)、7月26日(中伏)、8月15日(末伏)
最适宜人群:虚寒体质、寒湿内盛人群;经常便溏腹泻、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。
晒背时间:选择早上8~9点或下午3点以后最佳,此时阳光温煦,既有温度,又不灼热,适合新手体验。
晒背时长:第一次晒背,不必太长,20分钟起,循序渐进。一般体质推荐晒30~60分钟为佳。
晒背禁忌
-
体质禁忌
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;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人不可以晒;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;年龄大的慎晒,需家人陪同;孕妇不可以晒;喝完酒不能晒。
-
晒完出汗期间,禁止吹风、直接进入空调房
晒完背,一进入空调办公室,整个阳气就会被闭着,立马胸闷恶心呕吐。为避免此类情况,晒完后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。
-
晒背避免长时间晒头
头部属阳,晒久会头晕、中暑,建议打伞或者用屋檐、帽子遮挡头部。
-
晒背饮水、饮食、药品
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,不吃早饭或者午饭就去晒背,这是绝对不可以的!晒背出汗加上气温高,很容易低血糖,出现头晕心慌,缓不过气等。
晒背反应处理
在户外晒,尤其是男性,容易晒伤,会起水泡、脱皮,等到自愈恢复时,表皮会痒。对于想长时间晒背的善信,到时可擦一点芦荟胶,用于止痛消肿。
道亨堂温馨提示:三伏已至,借力天时,选择正确的方式,适当、适量晒背,汲取太阳的能量,扶阳排邪,养出健康好体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