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强调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这或许会让你感到疑惑:
“夏天这么热,养阳不会更上火吗?冬天这么阴冷,养阴不是会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寒凉吗?”
其实,不然。
为什么要养阴?
有人认为养阴会让身体越养越“寒”,其实是混淆了概念!养阴里的“阴”,跟阴寒、阴邪等,完全是两码事!
中医认为,“阴”指的是身体功能产生的基础,如“血”、“津”、“精”等都属于“阴”的范畴,是生命的根基。养阴其实就是在帮助身体蓄力储能,体现了“冬藏”的养生原则。
俗语有云:“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!”
冬天养阴不到位,来年春天阳气升发时,五脏六腑活动(阳)需要的物质基础(阴),如果不足,就会影响机体免疫力,诱发疾病。
冬季如何养阴?
养阴用艾灸
冬季艾灸不但能补阳,也能养阴,阴阳平衡才是正确的养生。
冬季艾灸,建议多灸肚脐(即神阙穴),肚脐是人体阴阳的分界线,灸这里能平衡阴阳。位于下肢的几个“滋阴穴”,也是冬季艾灸的重点:
“涌泉穴”堪称养阴第一大穴。它位于足心,从中医的角度讲就是处于至阴之地,距火脏最远,故艾灸这个穴位不仅能改善虚火上炎的问题,还能得艾火纯阳之性使阳生阴长,浮游之火下行复归命门肾宅,起到阴阳双补的作用!
“复溜穴”是肾经上另外一个重要的滋阴穴。坚持艾灸此穴具有极大的滋阴效果。
水为阴气之源,此季节应该多喝水。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,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,促进肠道蠕动。
艾灸前后也要注意多喝水,但避免喝冷水、凉水,以免伤了体内的阳气。
养阴“搓搓脚”
搓脚是特别简单实用的养阴法。
睡前每日用右手搓搓左脚的脚底,再换手搓右脚的脚心,这样做能通畅气血、交通心肾,安定心神,改善失眠多梦。
坚持泡脚、早点睡觉、避免熬夜,也是养阴很重要的一点。冬季人体的阳气进入收敛内养状态,早睡可顺应阴精收藏。
寒冬补阳之余,更别忘养阴。艾灸滋阴穴,睡前搓搓脚,阴阳并重,平衡养生,才能更好调不适,强体魄,保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