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气血亏虚的女人,这样做!!!
- 分类:最新动态——养生百科
- 发布时间:2023-03-31 17:14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气血是身体健康的两大基石 气,激发和推动器官的功能活动。 血,濡养脏腑、活跃精神。两者相互作用,相互影响。 中医认为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,能生血和行血;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,能养气和载气。 气血亏虚,体弱病多 古语云“凡是女人病,皆是气血虚;凡是容颜老,必是气血瘀!”女人气血不足,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: 1、头发脱落 中医认为,“血盛则荣于发,则须发美;若气血虚弱,经脉虚竭,不能容发,故须发脱落。” 指出气血不足,头发得不到适当的营养,就会出现干枯、分叉、白发、脱发等现象。 2、皮肤暗淡 《灵枢经·邪气脏腑病形篇》中阐述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。” 表明充足气血能濡养皮肤,红润皮肤;气血亏虚,皮肤就会黯淡无光、干燥粗糙。 3、月经不调 气血不足,女性体内循环就不顺畅,会气滞血瘀,影响月经,从而出现经期推迟、量少,甚至是闭经的情况。 4、肝脏受损 中医认为肝藏血,人卧则血归于肝,若气血不足,则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,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。因此,要想肝脏不出问题,首先要保证气血充足。 益气补血,百病不生 中医认为“气血充盈,百病不生”气血调补,缺一不可,除了日常的饮食调理,还能通过艾灸和膏方补养气血。 一、艾灸调理 1、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位于脐中下1.5寸处。 气海穴连通着人体内外的能量交换。常灸气海穴,可使人体经血畅通,经气充溢,身心舒畅。 2、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。 艾灸关元穴,有培肾固本、调气回阳、促进脾胃生化气血的作用。 3、血海穴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,膝盖骨内侧上角约两寸宽的筋肉沟处。 艾灸血海穴,运化脾血、缓解贫血、化血为气,也可调理女性因气血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等症状。 4、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 艾灸三阴交穴,能调和气血、补肾养肝、补血活血。 5、隐白穴 隐白穴位于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 隐白穴是女性补血的大穴,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,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。 二、膏方滋补 艾灸以上穴位需前往专业的养生馆进行操作,平日在家可用膏方调养。 膏方起于汉唐,早在《皇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:膏方是平阴阳、养气血的圣方。在古人众多膏滋调养中,“黄精四物膏”备受赞誉。 道亨堂,在传承膏滋古方的基础上,贴合当代人身体体质,匠心出品“黄精四物膏”以养替补,补益气血。
气血亏虚的女人,这样做!!!
【概要描述】气血是身体健康的两大基石
气,激发和推动器官的功能活动。
血,濡养脏腑、活跃精神。两者相互作用,相互影响。
中医认为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,能生血和行血;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,能养气和载气。
气血亏虚,体弱病多
古语云“凡是女人病,皆是气血虚;凡是容颜老,必是气血瘀!”女人气血不足,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:
1、头发脱落
中医认为,“血盛则荣于发,则须发美;若气血虚弱,经脉虚竭,不能容发,故须发脱落。”
指出气血不足,头发得不到适当的营养,就会出现干枯、分叉、白发、脱发等现象。
2、皮肤暗淡
《灵枢经·邪气脏腑病形篇》中阐述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。”
表明充足气血能濡养皮肤,红润皮肤;气血亏虚,皮肤就会黯淡无光、干燥粗糙。
3、月经不调
气血不足,女性体内循环就不顺畅,会气滞血瘀,影响月经,从而出现经期推迟、量少,甚至是闭经的情况。
4、肝脏受损
中医认为肝藏血,人卧则血归于肝,若气血不足,则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,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。因此,要想肝脏不出问题,首先要保证气血充足。
益气补血,百病不生
中医认为“气血充盈,百病不生”气血调补,缺一不可,除了日常的饮食调理,还能通过艾灸和膏方补养气血。
一、艾灸调理
1、气海穴
气海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位于脐中下1.5寸处。
气海穴连通着人体内外的能量交换。常灸气海穴,可使人体经血畅通,经气充溢,身心舒畅。
2、关元穴
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。
艾灸关元穴,有培肾固本、调气回阳、促进脾胃生化气血的作用。
3、血海穴
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,膝盖骨内侧上角约两寸宽的筋肉沟处。
艾灸血海穴,运化脾血、缓解贫血、化血为气,也可调理女性因气血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等症状。
4、三阴交穴
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艾灸三阴交穴,能调和气血、补肾养肝、补血活血。
5、隐白穴
隐白穴位于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
隐白穴是女性补血的大穴,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,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。
二、膏方滋补
艾灸以上穴位需前往专业的养生馆进行操作,平日在家可用膏方调养。
膏方起于汉唐,早在《皇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:膏方是平阴阳、养气血的圣方。在古人众多膏滋调养中,“黄精四物膏”备受赞誉。
道亨堂,在传承膏滋古方的基础上,贴合当代人身体体质,匠心出品“黄精四物膏”以养替补,补益气血。
- 分类:最新动态——养生百科
- 发布时间:2023-03-31 17:14
- 访问量:
气血是身体健康的两大基石
气,激发和推动器官的功能活动。
血,濡养脏腑、活跃精神。两者相互作用,相互影响。
中医认为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,能生血和行血;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,能养气和载气。
气血亏虚,体弱病多
古语云“凡是女人病,皆是气血虚;凡是容颜老,必是气血瘀!”女人气血不足,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变化:
1、头发脱落
中医认为,“血盛则荣于发,则须发美;若气血虚弱,经脉虚竭,不能容发,故须发脱落。”
指出气血不足,头发得不到适当的营养,就会出现干枯、分叉、白发、脱发等现象。
2、皮肤暗淡
《灵枢经·邪气脏腑病形篇》中阐述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。”
表明充足气血能濡养皮肤,红润皮肤;气血亏虚,皮肤就会黯淡无光、干燥粗糙。
3、月经不调
气血不足,女性体内循环就不顺畅,会气滞血瘀,影响月经,从而出现经期推迟、量少,甚至是闭经的情况。
4、肝脏受损
中医认为肝藏血,人卧则血归于肝,若气血不足,则会影响肝的生理功能,出现眼干眼涩等症状。因此,要想肝脏不出问题,首先要保证气血充足。
益气补血,百病不生
中医认为“气血充盈,百病不生”气血调补,缺一不可,除了日常的饮食调理,还能通过艾灸和膏方补养气血。
一、艾灸调理
1、气海穴
气海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位于脐中下1.5寸处。
气海穴连通着人体内外的能量交换。常灸气海穴,可使人体经血畅通,经气充溢,身心舒畅。
2、关元穴
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。
艾灸关元穴,有培肾固本、调气回阳、促进脾胃生化气血的作用。
3、血海穴
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,膝盖骨内侧上角约两寸宽的筋肉沟处。
艾灸血海穴,运化脾血、缓解贫血、化血为气,也可调理女性因气血亏虚导致的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等症状。
4、三阴交穴
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艾灸三阴交穴,能调和气血、补肾养肝、补血活血。
5、隐白穴
隐白穴位于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
隐白穴是女性补血的大穴,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,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。
二、膏方滋补
艾灸以上穴位需前往专业的养生馆进行操作,平日在家可用膏方调养。
膏方起于汉唐,早在《皇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:膏方是平阴阳、养气血的圣方。在古人众多膏滋调养中,“黄精四物膏”备受赞誉。
道亨堂,在传承膏滋古方的基础上,贴合当代人身体体质,匠心出品“黄精四物膏”以养替补,补益气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