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情绪病,是指人出现懒丧的身心状态、容易意志消沉、抵触各种事物等症。
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已达到200多种,70%以上其源头都是情绪。
科学研究表明,情绪会对身体进行的“攻击”,如:爱生闷气,导致肝脏受损,经常紧张焦虑,加重心脏负担;心结过多长期压抑,导致“癌症”缠身、恶化,甚至丧失生命。
一年四季,情绪各有“禁忌”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肝在志为怒,心在志为喜,脾在志为思,肺在志为忧,肾在志为恐。”脏腑健康与季节变化是相呼应的。
春忌怒
春季属木,配属于肝,怒气伤肝。
大怒会让肝气上逆、肝阳上亢、损伤肝阴,从而导致高血压、头涨、头晕、头痛、甚至晕厥等症状。
夏忌虑
夏季脾脏易被湿邪所困,思虑过多,耗心神、加重脾胃负担。
过度思虑,影响脾胃运化功能,从而导致反应迟钝、不思饮食、腹胀纳呆、便溏等症状。
秋忌悲
悲和忧,是秋天的大忌。
过度悲伤不仅耗伤肺气,身体也会发出警告:面色惨淡、意志消沉、气短胸闷、乏力懒言。
冬忌恐
冬天万物封藏,为来年积蓄能量,恐惧,使肾气封藏失职,不利身体健康。经常处于恐惧之下,会出现心慌心跳、呼吸急促、头脑混乱甚至晕厥等症。
拯救情绪的“锦囊妙计”
1、睡眠法
立夏后白昼变长,睡眠时间变短,此时要睡好“子午觉”(23点~1点为子时,11点~13点为午时),这样有利于调节心脑功能、增强身体自愈能力、缓解情绪不适。
2、饮食法
碳水化合物,是一种能使人情绪平静的食物,它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神经递质,帮助人放松,如:麦片,面条、饼干、豌豆、土豆,玉米、酸奶、蜂蜜蔬果等食物。
3、运动法
运动能帮身体分泌快乐情绪。
研究发现,太极、瑜伽等有氧慢运动是最佳选择。
建议坚持每周锻炼5次,每次20分钟。
4、音乐法
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一首舒缓温和的音乐,能平复内心、缓解躁动焦虑、调动内心情绪、激活快乐情绪。
5、闻香法
香味,会刺激嗅觉,引起共鸣。
点艾熏香,静心冥想。通过嗅觉与感知,放松身心、消除疲劳、平和身心、疗愈低落负面情绪。
6、辟谷法
辟谷,是道家养生方式之一。
一次山中修行,开释身心,从感知自然,到融入自然;从学会生活,到享受生活;从身体指标的健康,到身心灵同养的境界,找寻生活真谛,重塑健康情绪。
良好的情绪,是生活的解药,更是身体健康的前提,学会自我调节、放松身心,自能多福多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