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,也是人体内阳气最为虚弱之际,故冬季养生,重在养阳!
《黄帝内经》讲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”民间常说的元气大伤,即是伤了阳气。阳气不足或过度损耗,人就易生病、折寿。
然而生活中很多看似健康的“好习惯”,却总在不知不觉中侵伐、损耗着我们自身的阳气,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,对此我们一定要予以警惕,避免生命之阳被悄悄损耗。
冬季三大耗阳行为,你还不知道?
1、反季蔬果
反季的食物,有“形”无“质”。食物之所以能滋养人,是因其生长在符合节气之时,秉受天地之气滋养,人吃后才能够滋养五脏。
反季,其实就是反自然的,冬天应避免食用反季食物,以免无形中破坏身体顺应时节的规律,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。
2、频繁洗澡
洗澡是一种“泄”,洗澡时,温度升高,皮肤毛孔开泄,汗液慢慢渗出,阳气也会随之外泄。
冬三月为闭藏,宜关闭所有开泄气机。频繁洗澡导致阳气外泄伤身,有违冬藏。不仅不利于肾精的闭藏,亦会破坏皮肤的屏障,导致越洗越干,越洗越痒。
3、经常熬夜
冬主闭藏,阴盛阳弱。冬天熬夜,犹如点灯熬油,熬的是命!
中医讲究子午觉,夜半子时(23点~1点)最好在熟睡中度过。子时,阴盛极,阳始生,象征着万物生命的开端,此时不睡,就是阴阳两伤。长期熬夜,阳气不得生,容易衰老、失眠、阴阳不调,大大提升猝死风险。
冬季必灸两大穴位,补气养阳!
在冬季艾灸,可以得到最佳的驱寒补阳之功!艾灸的温通作用能够激发人体阳气,有助全身气血流通,温养人体的筋骨肌肉,提升人体御寒防病能力。
1.命门穴
此穴位于人体督脉,相当于先天的人体阳气开关。艾灸此穴可强肾固本、强腰膝、固肾气。身体阳气足,自然免疫强。
2.足三里穴
此穴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。艾灸足三里穴可调节阳明经气,改善手脚冰冷症状,增强人体抵抗力。
寒冬最怕阳虚,三大耗阳习惯,千万别再做了!灸疗恰逢天时,选对穴位,让养阳事半功倍!
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