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《黄帝内经》讲:“经脉者,所以能决死生、处百病、调虚实,不可不通。”一旦经络被气、血、湿、热、寒等物质“堵”住了,气机运行不畅,各种问题病症都会随之而来。
自测12经络堵塞后的表现
- 心经不通:心烦、心惊、心悸、短气、上气有压力感、口腔溃疡、口干口臭
- 肝经不通:情志抑郁、血压不稳、易怒冲动、易倦乏力、月经不调、乳腺问题
- 脾经不通:腹胀气、吸收不良、倦怠、虚胖、湿气重、关节酸胀
- 肺经不通:怕风易出汗、咽干咳嗽、过敏性鼻炎、皮肤干燥
- 肾经不通:腹胀、吸收不良、手足怕冷、腰膝酸痛、咽喉炎
- 心包经不通:多梦易醒、难入睡、心烦健忘、胸闷口干、神经衰弱
- 胆经不通:口干口苦、偏头痛、容易惊悸、善便秘消化不良、关节痛
- 胃经不通:胃痛消化不良、倦怠、膝关节酸痛、唇干舌燥、身体消瘦
- 小肠经不通:小腹绕脐而痛、易腹泻、手脚寒凉、吸收不良、虚胖
- 大肠经不通:口干、皮肤过敏、肠胃功能减弱、肩周、咽喉炎
- 膀胱经不通:怕冷、腰背肌肉胀痛、静脉曲张、尿频尿多
- 三焦经不通:偏头痛、头晕耳鸣、上热下寒、关节酸痛、心烦健忘、食欲不振
艾灸对应穴位疏通12经络
- 疏通心经
艾灸配穴:孔最、尺泽、鱼际穴
心为君主之官,疏通心经,人体气血才能通畅。
- 疏通肝经
艾灸配穴:期门、太冲、阴包穴
肝经包含人体经络穴位14个,肝是掌管人体气血水液的中央银行,肝经畅通,气血才能充盈。
- 疏通脾经
艾灸配穴:太白、血海、阴陵泉、地机穴
脾被中医称为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,疏通脾经,增强人体气血运行,为防病疗疾储备硬核能力。
- 疏通肺经
艾灸配穴:孔最、尺泽、鱼际穴
疏通肺经,健旺“卫气”,有助于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,减少秋冬易发疾病。
- 疏通肾经
艾灸配穴:大钟、照海、水泉穴
疏通肾经,激活先天之本,肾气强壮人不老。
- 疏通心包经
艾灸配穴:天泉、郄门、劳宫穴
心包经是循行在手臂正中的一条静脉,保持心包经的畅通对女性乳腺的保养很重要。
- 疏通胆经
艾灸配穴:肩井、风市、阳陵泉、悬钟穴
疏通胆经有助于消化排毒,舒解肝脏的郁结,调节心理平衡。
- 疏通胃经
艾灸配穴:梁丘穴、足三里、丰隆穴
胃经畅通无堵,人才能睡得香,胃口好,脸色红润。
- 疏通小肠经
艾灸配穴:天宗、肩贞、后溪穴
疏通小肠经,有助于生化气血、缓解疲劳,供给营养、缓解颈椎病。
- 疏通大肠经
艾灸配穴:手五里、手三里、合谷穴:
大肠经是人体调理便秘、腹泻的经络,疏通大肠经,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调理肠腑气机,改善便秘、排便异常等问题。
- 疏通膀胱经
艾灸配穴:委中、承山、昆仑穴
膀胱经它是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,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,才能“无毒一身轻”。
- 疏通三焦经
艾灸配穴:角孙、翳风、消泺、四渎穴
三焦具有通行元气、水谷和水液的功能,疏通三焦经有助于放松神经,增强免疫力,缓解身体的气滞问题。
气通血通,血通人通。经络通万事通,养生,从疏通十二经络开始!
特别提醒:以上供参考,艾灸调理须辩证,建议在专业调理师的指导下进行施灸。
(图源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