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惊蛰
甲辰年 正月廿五
公元2023年3月5日
二十四节气之第三个节气
惊蛰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有生命力的节气,又名启蛰。蛰虫苏醒而动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,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、生长的状态。
时至惊蛰,阳气上升、气温回暖、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。此时养生也应顺乎阳气生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关键在于养阳气、顺肝气,使自己的精神、情志、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。
舒筋活络,调气活血
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冬藏后,人体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,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,以防阳气过度消耗,免疫下降受到疾病侵扰。
中医认为,春气通肝,肝主筋,肝筋若得到伸展,有利于人体气机的运行。道家养生功太极拳以其舒展大方、缓慢柔和、刚柔相济的特点,以意念导引动作,长期练习可调和阴阳、畅通气血、疏通经络、培补真气。
饮食有节,慎酸忌冷
中医素有“酸入肝”的理论,因酸性也有收敛、固涩的特性,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会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,故此时节应慎食酸性药食。
惊蛰时节,气候乍暖还寒,人体阳气较弱,饮食方面,亦要避免食用性质寒凉的食物,以免引发腹痛、腹泻、痛经等症状。
怡情养性,宁神平怒
初春气温波动较大,寒暖交替反复,人体血管受凉收缩,血压波动不稳定,若再受情绪刺激,可突发眩晕、耳鸣、中风、脑血管等疾病。
故惊蛰之际,中老年人尤需调养情志,切忌大喜大怒、焦躁抑郁,可寄情于琴棋书画、养花、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。同时,可借助南极磷虾油类养护血管的药食同源-食养好物护航春日健康。
艾灸升阳,扶正祛邪
惊蛰时节,是“扶助正气,避让邪气”的好时机。常灸以下三个穴位,有助于疏肝、补肾、防感冒。
1.肝俞穴:解郁安神,疏肝气
2.肾俞穴:益肾强腰,补肾水
3.风池穴:醒脑提神,防感冒
惊蛰时节养生忙,顺应节律调身心,防病未然享春光,健康长寿乐陶陶。
(部分图源网络,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