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春主生发,春应肝,也就是说,春季肝气当令,肝脏的疏泄功能尤为旺盛,此时养肝事半功倍!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养生要遵循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同时也指出“无春即无夏!”
换言之,有了春天的肝生,才会有夏天的心长、秋天的肺敛和冬天的肾藏。因此,春天养肝就是养一年的生机,推荐大家常做以下5个小动作,借助春天的生发之力,为全年的生长、收获和储藏奠定基础。
一、伸伸懒腰
中医讲“肝在体合筋”,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直接影响筋脉的健康状态,正所谓“肝之气血充盛,筋膜得其所养,则筋力强健,运动灵活。”
春季多做舒展筋骨的运动,如伸懒腰。清晨早起,缓缓伸几个懒腰,拉伸身体两侧、后背肌肉,配合舒缓而绵长的深呼吸,有助舒畅肝气、解乏醒神。
二、轻搓两肋
伸懒腰之后,再用双手自上向下轻搓两肋。
双手手掌分别贴于身体两侧胁肋处,作前后快速、往返的摩擦动作,约20~30次。因肝经从两肋经过,故推搓两肋也有助于促进肝经气血运行。
三、闭眼揉目
肝主目,肝脏与眼睛相应。肝气通于目,肝提供的血液和津液可以滋养双眼。若眼睛干涩,代表肝的精血不足;迎风流泪,则代表肝的收敛功能不足。
常做护眼操,护眼与养肝一举两得。闭目降气,食指轻压眼睑,揉搓到眼珠微微发热发胀,然后顺时针、逆时针转动眼球各10次,清除眼疲劳,躁怒亦平息。
四、握握拳头
将大拇指扣在手心,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,然后屈曲其余四指,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。这也是·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手式——握固,经常练习握固能够增强肝气、安神定志。
握拳时,中指正好落在掌心的劳宫穴上,刺激此穴亦有安心神、降肝火的作用。
五、做做艾灸
人体脚背上有两个对养肝调肝非常重要的穴位——太冲穴和行间穴。
春季万物复苏,天地之间阳气生发,此时灸之,刚好应其春生之时序,可助升发之气。艾灸太冲与行间有助于激发肝经原气,促进肝经气血的运行,改善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的情况。
小动作大养生!坚持每天5个小动作,生发阳气、调顺肝气,为一年的健康开好头!
(图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