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秋季犯困,是因为元气不足!
- 分类:新闻动态
- 发布时间:2024-09-29 17:00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最近,你是否总感觉乏力、犯困,干什么都没精神?明明早睡,但第二天依然睡不醒?这种情况,就是典型的“秋乏”。 秋乏,主要是元气不足所致。
秋季犯困,是因为元气不足!
【概要描述】最近,你是否总感觉乏力、犯困,干什么都没精神?明明早睡,但第二天依然睡不醒?这种情况,就是典型的“秋乏”。
秋乏,主要是元气不足所致。
- 分类:新闻动态
- 发布时间:2024-09-29 17:00
- 访问量:
最近,你是否总感觉乏力、犯困,干什么都没精神?明明早睡,但第二天依然睡不醒?
这种情况,就是典型的“秋乏”。
轻微的秋乏多以犯困、没精神为主,严重点的还会有以下表现。
秋乏,单纯的补充睡眠并不能缓解,因为它主要是元气不足所致。
《黄帝内经》讲,“元”即“本”,“元”是人体生命之根本,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原动力。若元气不足,人就会倦怠、乏力、情志不畅等,出现秋乏。
为何会出现元气不足?
暑热消耗 气血亏虚
俗话说的「一夏无事三分虚」,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代谢加快,气血消耗严重,而且夏季汗多,“气随津脱”,出汗也会带走一部分的气,进入秋季,人体的气、血、津液都处在一种亏虚的状态,就容易损伤到元气。
夏季贪凉 寒湿困脾
长夏大量食用寒凉的食物、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,湿阻中焦,导致脾胃运化失常,脾虚则气血亏虚,肌肉无力,身体困乏更明显。
季节转换 阴阳失衡
入秋之后,白天变短,夜晚变长,自然界阳消阴长的趋势渐渐明显,身体的状态亦由春夏的“生、长”,逐步转为秋冬的“收、藏”。就容易出现阴阳失衡,导致机体功能下降,出现乏力、困倦等症状。
如何补回元气?
“秋乏”在严格意义上讲不是病,但不及时调养,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,从而引发各种季节性疾病。所以,要重视日常调养,补足元气很必要。
睡好子午觉
子午觉,说的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,并按照“子时大睡,午时小憩”的原则。
子时觉最好是21-22点入睡,到第二日5-6点起床。古人认为,亥时(21点-23点)三焦经当令,三焦通百脉,此时入睡可以让百脉休养生息,使人元气充足。
午时最好在午饭后11-13点之间小憩一会儿,一般30分钟左右,不宜睡太久。
睡好子午觉,保证充足的睡眠,一定程度上能减缓秋乏。
运动增活力
古中医认为:动能生阳。对于秋乏的人群,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,如散步、瑜伽或者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导引养生功法。
运动可以活动全身肌肉和关节,促进气血运行,还能加强心肺功能,提高抵抗力,促进胃肠蠕动,增加食欲,愉悦心情。尤其适合体弱气虚、少言懒动的秋乏人群。
饮食润为主
古中医讲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秋季气候干燥,易伤肺津,适宜多吃滋阴润肺、生津止渴的食物,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莲子、莲藕等食材,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滋阴润肺、补气养血的膏方,帮助快速恢复元气。
合理搭配膳食,保证营养均衡,注意减少辛辣、油腻食物的摄入,以免加重秋燥和秋乏症状。
注重自我调养,补足元气,摆脱秋乏困扰!重拾活力,精神饱满的迎接每一天!
*部分素材图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