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闻中心

秋季把这几个穴位灸透,调和五脏身体更轻松!
- 分类:新闻中心
- 发布时间:2024-10-06 17:00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秋季养生,首选艾灸!把这几个关键的穴位灸透了,五脏六腑调和了,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,大病小病就没了!
秋季把这几个穴位灸透,调和五脏身体更轻松!
【概要描述】秋季养生,首选艾灸!把这几个关键的穴位灸透了,五脏六腑调和了,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,大病小病就没了!
- 分类:新闻中心
- 发布时间:2024-10-06 17:00
- 访问量:
很多人,一到秋天,大大小小的病就找上门了。鼻炎、咳嗽、脾胃不和、腰酸背痛……
身体不适,心情也跌落谷底,“悲秋”之情油然而生。
究其原因,一方面,夏天阳气消耗过重而没有及时补充,或体内的寒湿未除,另一方面,秋季燥邪寒湿侵袭,双重夹击下,五脏都受到影响,各种疾病就都来了。
秋季养生,首选艾灸!把这几个关键的穴位灸透了,五脏六腑调和了,身体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,大病小病就没了!
肩井穴:调肩颈疼痛
《素问·金医直言论》曰“秋气者病在肩背”,就是讲,在秋季气候的影响下,人很容易肩背酸痛,受肩周炎、颈椎问题等困扰。
肩膀是我们人体最先衰老的地方,它既是大脑指令传输的关键枢纽,又是气血流通不可或缺的十字路口。肩膀的强健与否,直接关联到整个身体机能的顺畅与否。
肩井穴,属于足少阳胆经,它连通着头、颈、胸...是个四通八达的要穴,被称为咱们身体的"生命之井"。气血从这喷涌而出输送到全身,所以保持井口通畅不受堵,全身经脉才能畅通。
艾灸肩井穴能温经通络、疏通身体淤堵的气血,让全身经络保持畅通,可以有效缓解颈肩部的酸痛、僵硬、活动不利等症状。
太白穴:祛湿健脾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,“秋伤于湿,上逆为欬,发为痿厥”。就是说,秋气易伤肺,引发咳嗽、气虚乏力等症。
万病生于湿,湿气侵肺腑,伤脾胃。脾喜燥恶湿,湿留则运化迟滞,如车陷泥潭,食谷难化,水湿不排。秋季不祛湿,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埋下病根。
秋季祛湿健脾,乃养生关键。
太白穴是脾经的腧穴,被誉为“健脾要穴”,其健脾补气的效果比其它穴位更强。艾灸该穴位,能排寒祛湿、润肠通便、健脾益气,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胃痛、腹胀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。
太渊穴:补充肺气
古中医讲,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。从五行来说,肺属金,与秋气对应,秋天气候干燥易伤肺,导致肺部功能下降,出现咳嗽、气喘等症状。因此,润肺养肺成为秋季保健的重要任务。
太渊穴最早出自于《灵枢本输》,隶属于手太阴肺经。艾灸太渊穴可以激发人体的先天之气,使气血充盈,增强免疫力。咳嗽多发于肺气虚,而太渊穴是补充肺气的关键穴位,艾灸太渊穴可以缓解咳嗽和气喘症状。
除太渊穴外,秋季还可以多艾灸肺俞穴、中府穴、风门穴、膻中穴和列缺穴等穴位,滋阴润肺、增强肺脏功能、提高身体抵抗力,从而预防秋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。
艾灸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往往需要多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坚持艾灸,免疫力提升了,疾病消失了,身体就舒服了!
*个体体质有差异,本文内容仅为养生知识普及参考,施灸请咨询专业调理老师。
*部分素材图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